您所在位置:首页 > 法律知识 > 刑事常识 > 刑事案件中认定为犯罪中止的条件是什么?

刑事案件中认定为犯罪中止的条件是什么?

来源:刑事律师网  作者:田丽丽  时间:2018-11-27

在实施犯罪行为的过程中,犯罪分子幡然醒悟不再犯罪的情形,不是只在电影电视里才会出现,现实生活中,犯罪分子良心发现的现象也是有发生,这种情况,往往构成刑法上的犯罪中止。下面就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刑事案件中认定为犯罪中止的条件是什么?

刑事案件中认定为犯罪中止的条件是什么?

1、时间条件:犯罪中止发生在犯罪过程中,包括犯罪预备阶段、实行阶段。需要注意的是,犯罪既遂(犯罪得逞)以后,返还原物、赔偿损失,只能算犯罪后的悔罪表现,不能成立犯罪中止。

2、主动性条件:犯罪中止必须是行为人自动地中止犯罪。通俗地说,就是犯罪分子认为可以达到犯罪目的,但在犯罪过程中主动中止犯罪的。如甲为了杀乙,而向乙的食物中投放毒药,甲见乙神态痛苦后反悔,将乙送往医院抢救脱险,构成犯罪中止。即使甲投放的毒药实际没有达到致死量,不送往医院也不会死亡,也不影响甲成立犯罪中止。

在实践中,犯罪分子自动中止犯罪的原因,常见的有:

(1)真诚悔悟,良心发现而停止。

(2)因被害人的哀求、第三人的劝说而停止。

(3)害怕日后被发现受到刑法处罚而停止的。

(4)基于目的物的障碍。如偷钱时,发现钱太少不偷的,或发现对方是熟人,不偷的。

(5)基于嫌恶之情放弃。如强奸犯嫌弃被害妇女过于丑陋而放弃强奸的。

3、有效条件:犯罪中止必须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结果。如A毒杀B,看见B神情痛苦而反悔,不想杀B了,必须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,否则不构成犯罪中止。

以上就是刑事案件中认定为犯罪中止的条件了,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刑事案件的相关问题可以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。

上一篇:什么是犯罪未遂?可以从轻处罚吗?

下一篇:不同的犯罪类型中犯罪既遂的认定标准有哪些区别?